2017年9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出在保障粮食供应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着力处置霉变、重金属超标、超期储存粮食等,适度发展粮食燃料乙醇,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近年来,问题粮食屡见报道。《中国能源报》2015年在《燃料乙醇遭遇推广难题》中援引数据,我国当前每年产生的人畜不能食用的问题粮食多达2000万吨。
而问题粮食的主要表现为霉变、真菌毒素超标、重金属超标以及超期储存。2016年《经济参考报》发现,2008年国家开始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后,玉米临储收购价格至2014年一路走高,导致黑龙江省传统大豆主产区改种玉米,玉米产量连年增加。
但与此同时,玉米、水稻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产销倒挂、外销和加工需求不足,以市场化方式消化的粮食有限,大量玉米、稻谷进了国库,导致储粮安全形势渐趋紧张。2015-2016年的粮食收购季,黑龙江省累计收购粮食7983.5万吨,同比增加752.5万吨。其中政策性粮食6386.5万吨,同比增加1246.5万吨。
在收购季期间,近一半的政策性粮食收储库点,因仓容不足被迫暂停收粮。2016年,黑龙江全省粮食库存处于爆满状态,秋粮收储工作面临收不进、储不下、销不出的局面。粮食系统有关人士介绍,储存国家政策性粮食都有年限标准,目前部分库存粮食已超过了适宜储存期限,而新一季粮食储存几年又会变成了超期粮。如不能及时妥善处置,超期储存的粮食也将越来越多,影响库存粮食质量安全。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粮食局监测显示,2017年以来,粮食库存消化好于预期,政策性库存首次呈现稳中有降。从目前库存品种结构看,玉米和稻谷的库存与消费相比出现阶段性过剩。
国办此次印发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见》指出,粮食供给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库存高企、销售不畅、优质粮食供给不足、深加工转化滞后等问题突出。《意见》提出加快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与转化,着力开发粮食精深加工产品,增加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功能性淀粉糖、功能性蛋白等食品以及保健、化工、医药等方面的有效供给,加快补齐短板,减少进口依赖。
另一方面,《意见》也指出,发展纤维素等非粮燃料乙醇;在保障粮食供应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着力处置霉变、重金属超标、超期储存粮食等,适度发展粮食燃料乙醇,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探索开展淀粉类生物基塑料和生物降解材料试点示范,加快消化政策性粮食库存。据《中国能源报》报道,燃料乙醇被认为是目前解决问题粮食的唯一现实途径。按照《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燃料乙醇等新能源属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要达到1000万吨。
7月14日,黑龙江粮食局和美国谷物协会在哈尔滨举办的中美玉米燃料乙醇行业交流论坛,与会专家指出,适度发展燃料乙醇能够有效去玉米库存、平衡玉米供需,充当国内玉米供求的调节器和超期储存玉米的消纳池相关专家指出,将玉米生产加工成乙醇也是一个变相存储玉米的办法。大面积存储玉米会导致玉米每年因为霉变而流失。玉米的存储对于湿度、温度等自然条件也有相应的要求。
而燃料乙醇的存储除对仓储设施有一定要求外,对外界条件的要求更少,也能存储更长的时间。存储燃料乙醇还可以起到平衡玉米供需的作用,在玉米歉收的年头,较多地使用存储的燃料乙醇以减少玉米使用量,这样更多的玉米可以被用来食用,能大大提高农业对自然因素的抗风险能力,还可以起到调节玉米供需的作用。
本文来源:米乐-www.photonovela.com